<menuitem id="hsqiu"></menuitem>
<output id="hsqiu"><nobr id="hsqiu"></nobr></output>

    您當前的位置: 湖南自考網 > 歷年真題 > 農學類 > 文章詳情

    2023年4月自考02750測樹學試卷及答案

    2023-07-20 10:48:08
    來源:
    考生們整理提供了“2023年4月自考02750測樹學試卷及答案”,考生可通過自考歷年真題練習更有把握的面對考試,對題型更加熟悉,從而取得更佳的成績。供考生參考。

    點擊查看:更多自考02750測樹學試卷及答案

    機密★啟用前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考試
    測樹學
    (課程代碼02750)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
    2.應考者必須按試題順序在答題卡(紙)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
    3.涂寫部分、畫圖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書寫部分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簽字筆。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計算錯誤引起的誤差屬于
    A.系統誤差
    B.抽樣誤差
    C.偶然誤差
    D.過失誤差
    2.采用直徑圍尺量取不甚規則的樹干直徑的誤差一般
    A.偏大
    B.偏小
    C.過失
    D.隨機
    3.樹干上部直徑等于_____ 胸徑的部位稱為望點
    A.1/2
    B.1/3
    C.1/4
    D.1/6
    4.不屬于形數的是
    A.正形數
    B.實驗形數
    C.經驗形數
    D.胸高形數
    5.直接影響林分疏密度的測樹指標是林分的
    A.平均高
    B.優勢高
    C.平均胸徑
    D.公頃胸高斷面積
    6.郁閉度等于0.7,其郁閉度等級屬于
    A.稀
    B.疏
    C.中
    D.密
    7.不屬于成熟林林木質量等級的是
    A.商品用材樹
    B.半商品用材樹
    C.經濟用材樹
    D.薪材樹
    8.同齡純林林木直徑結構主要遵循
    A.常態分布.
    B.正態分布
    C.雙蜂分布
    D.多峰分布
    9.典型異齡林分直徑分布曲線為
    A.反J型
    B. J型
    C.U型
    D.直線型
    10.查樹種的地位指數表要使用林分優勢木平均年齡及
    A.優勢木平均直徑
    B.優勢木平均高度
    C.林分平均直徑
    D.林分平均高度
    11.林分中選取標準木最難掌握的是
    A.平均胸徑
    B.平均樹高
    C.密度中等
    D.干形中等
    12.在生產中未能推廣應用的是
    A.一元材積表
    B.二元材積表
    C.三元材積表
    D.樹高級材積表
    13.檢量原木長度時,應量測原木大小頭兩端斷面之間______處的距離。
    A.最長
    B.最短
    C.平均
    D.均可以
    14. 一解析木15.5m, 采用2m區分段區分,則梢頭長度是
    A.0.5m
    B.1.0m
    C. 1.5m
    D.1.9m
    15.樹木一年的生長量稱為
    A.定期生長量
    B.連年生長量
    C.純生長量
    D.凈生長量
    16.不屬于林分生長量分類的是
    A.材積生長量
    B.毛生長量
    C.進界生長量
    D.采伐量
    17.應用材積差法確定林分蓄積生長量時,必備的條件之一是 有經過檢驗而適用的
    A.形高表
    B.標準表
    C.一元材積表
    D.二元材積表
    18.角規測樹主要應用了同心圓原理、三角函數原理和
    A.擴大圓原理
    B.樣圓原理
    C.不定圓原理
    D.橢圓原理
    19.角規測樹過程中,與角規缺口相切的樹木記錄計數株數為
    A. 0
    B.0.5
    C. 1
    D.1.5
    20.總初級生產量減去植物呼吸消耗掉的能量稱為
    A.總第一性生產量
    B.總生產量
    C.森林生產量
    D.凈初級生產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1. 材積三要素包括
    A.樹高
    B.胸徑
    C.胸高斷面積
    D.胸高形數
    E.株數
    22.原木的大類包括
    A.直接用原木.
    B.間接用原木
    C.特級原木
    D.建筑用原木
    E.加工用原木
    23.符合“S"形生長過程的有
    A.直徑
    B.樹高
    C.生物量
    D.材積
    E.蓄積
    24.林分的生長發育階段包括
    A.幼苗階段
    B.幼齡林
    C.中齡林
    D.近熟林
    E.成、過熟林
    25.樹木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包括
    A.樹干
    B.樹枝
    C.葉
    D.花
    E.果和種子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
    答題卡相應位置涂“A", 錯誤的涂“B"。
    26.1.3 米以下分兩叉的樹,應該當作分開的兩株樹分別測定每株樹胸徑。
    27.林分上層高的差異主要是由密度的不同引起的。
    28.目測法可以用測樹儀器和測樹數表作輔助手段估算林分蓄積量。
    29.國家木材標準把木材分為:原木、原條和鋸材3種。.
    30.用查數輪生枝的方法確定老樹的年齡精度較高。
    31.解析木伐倒前,需要準確標明的位置是根頸和胸高部位。
    32.確定林分蓄積量采用一次調查法,要求預估期不太長,林分林木株樹不變。
    33. 角規繞測都會出現0.5株。
    34.全林分模型可分兩類:固定密度的模型和可變密度的模型。
    35.喬木層生物量約占森林總生物量的90%以上。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四、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6.鉤尺是用來測定堆積原木______直徑的工具。
    37.根據林分起源,天然林可分為實生林和______林。
    38.反映樹高隨胸徑變化的曲線稱為______
    39.森林資源調查中,一般起測胸徑為______ cm。
    40.利用林分高評定立地質量的方法有:地位級法和______
    41.測算蓄積的分級標準木法分為四種:平均標準木法、等株徑級標準木法、等斷面積.徑級標準木法和______標準木法。
    42.已經失去利用價值的木段、樹皮及梢頭木稱為______材。
    43.樹木的年齡可以通過查數伐根上的_______確定。
    44.用桿式角規測樹時,桿的基部一端應貼在(放在)_____
    45.同一角規點上,采用不同的角規常數,用角規測得的林分公頃斷面積不一致的現象是屬于______
    五、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46.每木調查(每木檢尺)
    47.林分直徑結構(林分直徑分布)
    48.樹干解析
    49.相對同齡林
    六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50.伐倒木計算材積通常用平均斷面積近似求積式,中央斷面積近似求積式,牛頓近似求積式(李克式)。請簡述三個求積式精度高低,為什么測量堆積材時采用平均斷面近似求積式更方便?
    51.簡述一般情況下林分疏密度與林分郁閉度的關系。
    52.在圓盤上查數年輪(年齡識別)困難時,可以用什么方法處理?使查數年輪更容易。
    53.簡述林分生長量與林分收獲量的關系。

    湖南學歷提升報名熱線:
    蔣老師QQ咨詢 QQ咨詢

    TEL:蔣老師17773102705

    2023年自考、成考、網教報名進行中,點擊立即報考咨詢>>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湖南自考生網微信公眾號、客服咨詢號,即時獲取湖南自考、成考、網教最新考試資訊。

    • 湖南自考官方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免費拿資料

    • 微信掃一掃咨詢

    • 微信掃一掃咨詢

    免責聲明

    1、鑒于各方面資訊時常調整與變化,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實際以考試院通知文件為準。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會及時處理。聯系方式 :QQ(393848300)

    3、如轉載湖南自考生網聲明為“原創”的內容,請注明出處及網址鏈接,違者必究!

    市區導航: 長沙市自考  |   株洲市自考  |   湘潭市自考  |   衡陽市自考  |   邵陽市自考  |   岳陽市自考  |   常德市自考  |   張家界自考  |   益陽市自考  |   郴州市自考  |   永州市自考  |   懷化市自考  |   婁底市自考  |   湘西州自考  |  

    特別聲明:本站信息大部分來源于各高校,真實可靠!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所有信息以實際政策和官方公告為準!

    湖南求實創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湘ICP備18023047號-2